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,以往我们在PC上才能完成的操作,如今只需用手机轻点几下。
而手机算力的提升、5G的到来和应用生态的蓬勃发展,也给咱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浪体验。
要是手机配置实在不行,还能用各大厂商推出的云游戏服务,实现低延时畅玩游戏。
现在旗舰手机性能拉满,网速快如闪电,理论来说,应该给咱们使用App带来更好的体验才对。
部分厂商为了提高App日活量和停留时长,也经常往里塞各种与App本职无关的功能。
比如大名鼎鼎的【WiFi xx钥匙】,当年流量资费还很贵,它凭借着“到哪都能连WiFi”这一卖点快速占领市场。
而时过境迁,手机卡流量已是白菜价,当初实用性拉满的它,已然成为行走的隐私收集器。
喏,在主界面里,如果你不仔细看,还真以为它是个刷新闻和短视频的软件呢...
不过真要说起来,像什么功能臃肿和设计凌乱,都不是啥大事儿,关键在于内容是否正经。
一个面向未成年用户的平板,应用商店里还能收录黄暴漫画App,这不是教坏小朋友嘛...
也许应用商店每天要审核上架的App太多了,审核员看得头皮发麻,顾不过来。
这时候如果能有完善的分级机制,给开发者和用户都设立一定的门槛,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。
像咱们熟悉的华为,老早就给自家应用商店上线了年龄分级机制,最近还给它进行升级,从源头开始审核。
一种呢,是传统意义上的“毒瘤”App,比如那些所谓的“省电精灵”,虽然都说自己能给手机省电。
但实际用起来毫无卵用,它们存在的意义,就是申请各种权限手机隐私,在里面高强度播报广告赚取收益。
但并非只有搞黄色的App,才会被归类为,很多App里面充斥着理财、线上交友和直播表演等内容。
所以,华为老早就给应用商店安排了年龄分级,分为3+、7+、12+、16+和18+。
年满18岁可用的App,则会包含理财、直播表演和恋爱交友等内容,这就需要用户心智成熟,有判断真假好坏的能力。
毕竟人家在2019年就推出了这套应用分级标准,如今三年之期已到,应用分类和审核这块应该会更加成熟叭?
就像自家孩子只有五六岁,总不能让他下载虎牙直播,在里头女主播搞擦边球吧。
如果含糊不清或分级错误,那整个年龄分级机制,就没办法很好地保护未成年用户。
就拿著名租房App安居客来说,它的适用年龄范围,应该是18岁以上的人群。
基于以上情况,华为应用商店把安居客的适用年龄定位到【年满7周岁】,横竖看都不太合适。
咱们代入一下角色,我是一名高一学生,同时也是王者荣耀里的王者,可惜玩游戏受到防沉迷限制,极其难受。
自己做代打不仅能拿到金主爸爸的账号,还能在打游戏的过程中顺手赚一笔,何乐而不为呢。
但小雷亲测,在搜索引擎上花点心思就能找到一些成人身份证号,整个认证过程不超两分钟。
认证成功后,咱们就能在代练App里随意接单,什么防沉迷机制直接抛在脑后。
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,应用商店是他们下载App的首选渠道,如果商店审核不够严格,还是蛮容易影响到未成年人心智的。
现在开发者在申请应用上架前,就需要根据App的功能和内容如实填写年龄分级问卷。
这可不是随便填个年龄就能敷衍过去的,问卷里涵盖了很多方面,方便华为在源头进行分级。
就像上面的约会App,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“18+”专用,却能绕过审核,被定为“12+”。
要小雷说,这套面向开发者的分级问卷铺开后,华为应用商店的年龄分级肯定会更加准确了。